武夷山市第三中学更名升格于2008年8月,是我市一所直属初中校,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对三中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2012年12月市政府以4500万元收购原实验中学,并于2013年8月顺利搬迁至现新校区。新校区坐落于优美的小武夷公园山麓,校园占地面积约93亩(现已划拨18亩建幼儿园和文化大楼),生均47平方米,建筑面积21047平方米,生均16.57平方米,图书馆、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和理化生实验室均按一类校标准配置。校园蓝图已规划完成。今后将投资2500万元在新校区新建两栋教学楼、新建运动场和学校大门,并按照一类校要求更新设备设施,将为我市提供2000个以上的初中生学位,满足学生的就学需求。校园面貌将大大改观,校园文化品位大大提升,师生精神面貌将焕然一新。
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1300余名学生,教职工99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51人,初级教师28人,学历达标率100%。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学校每年接收新生400多人,有效的解决了我市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在全体师生的共同的努力下,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稳步提升,给全市人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南平市“文明学校”、南平市“德育先进校”、南平市“巾帼文明岗”、武夷山市“先进党支部”、武夷山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武夷山市“绿色学校”、“第十一届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学校”、福建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迎着党的十八大的春风,学校将不断强化措施,狠抓教育教学管理,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办好让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创建的三中值得我们共同期待,三中的发展将与城市的发展和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紧密相连。
校将坚持外树形象,内重质量的办学理念,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以年打基础,第二年大提升,第三年大跨越为办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以德育为首位,多角度、多渠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师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2、校园治安工作要举过头顶,是重中之重。我们要调动一切力量,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3、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我们的一切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一方面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通过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加强与外界的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4、硬件设施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武夷山第三中学活动(5张)武夷山市第三中学位于,武夷山市第三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一)教学业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市委、市政府及教育局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全体老师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我校毕业班不负众望,2012年中考上我市重点高中学生数达158人,囊括总分及语数英三科全市。其中寇桂志同学喜获全市中考总分,语文140分,全市语文单科;游乐圻同学数学满分(150分),全市数学单科;孙洁同学英语满分(150分),全市英语单科。2013年中考再创佳绩,考上我市重点高中学生达156人,其中胡嬛同学语文139分,全市语文单科;余智君同学化学满分,全市化学单科。
(二)教研开展情况及成果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来抓,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全体三中教师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努力拼搏,奋力进取,各项工作取得好的成绩,教研工作有声有色: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使教研组成为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阵地。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本学科的教研活动计划和总结。按照学校要求,各学科每周都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做到“三落实、两固定”,即计划、组织、内容落实,地点、时间固定。计划要通过开会的形式民主制定,力求人人参与,各展所长。
(2)把每一次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探索课组织好,落到实处,对青年教师着力推行“说课、授课、评课”的教研模式。听课之后有评课记录,给青年教师一些关心和指导,鼓励他们多参与交流活动,帮助其迅速成长。
(3)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认真组织并落实好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既重过程,也要重结果。各年段备课组要注重抓基础,积极开展逐级延伸的知识点题型的研发活动,并站在毕业班考试的角度,将知识点逐步向应用型的方向扩展。以备课与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为着力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课记录、听课体会、指导评价意见,连同师徒帮带计划总结归入教师业务档案,为今后评优、评先、晋级作依据。
(5)由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组成的听课小组,进行诊断性听课和推门听课、评课。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学科的内容特点确定1个课题,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研究。课题要体现新课标要求,降低研究重心,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教研理念力求短、小、精、快,用一学期的时间能够完成,到期末拿出成果教师每学期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况写一篇教学反思和写一篇教学论文。
(7)教师每学年至少写一篇教学论文,内容包括:课堂实施、课堂效率、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教学氛围、教学环境、教学节奏、教学机智等方面的研究,目的是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及时进步
(8)做好“三库”建设工作。做好教案、课件、试卷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在学校每台电脑均可方便的获得学校资源库,方便教学。
(9)立足校本教研,创建中青年教师发展平台,继续实施我校师资培养工程,并且以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开展观摩课、优质课的听、评、讲、议等活动。做好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推荐和跟踪工作,加强校际交流,促使更多的骨干教师涌现。
(10)积极撰写教研文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养成动笔习惯。积极认真地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各类教研文章的评比,确保各级各类评比的参与率,力争提高获奖率和获奖级别,要有信心向正规报刊杂志进行论文投稿,努力提高论文的发表率和刊发报刊杂志的档次
(11)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竞赛,如语文组每年组织“文心雕龙”作文竞赛,并获一,二,三等奖;参加世界华人作文竞赛获一,二等奖;数学组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多次获得南平地区一,二,三等奖。
(12)配合主管部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学校生源主要是农村和外县、外省务工人员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教育较少,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够理想,学生身上往往养成较多的不良习惯,在心理、学习、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些特点,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我校做了大量的关爱工作,具体有: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2、健全留守学生档案,切实增强关爱的针对性。
3、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电话告知家长,在校园内设立留守儿童信箱和心理健康咨询室“爱心屋”,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增强关爱的有效性。
4、开展“党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党员与班级结对子”、“拉家常”活动,每位党员与一至二位留守学生结对子,每学期至少到帮扶学生家中走访两次以上加强沟通和了解。
5、举行“关爱留守儿童”问题分析会、专题研讨会、总结表彰会、图书捐赠会等活动。
6、对留守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关爱“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7、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
根据学校的特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具体做法:
1结合每学期开学的常规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中学生一日常规》,并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
2在开学初期拟订一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利用班会课进行宣传教育,强化班风和校风建设。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
4利用黑板报、校宣传栏作为教育阵地;开展知识竞赛、手抄报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教育。
5加强学生值日力度,让各班选出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学生会对校园卫生、文明行为、课间秩序等方面进行轮流值日。
通过教育实践,学生言行举止、文明礼貌、情感态度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校园占地面积约93亩,生均47平方米,建筑面积21047平方米,生均16.57平方米,图书馆、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和理化生实验室均按一类校标准配置。校园蓝图已规划完成。今后将投资2500万元在新校区新建两栋教学楼、新建运动场和学校大门,并按照一类校要求更新设备设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粉涮一新,有3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种植大量桂花树、罗汉松等。学校委托福州大学设计院设计校园总规图,还准备筹建新校门、运动场、教学大楼、风雨操场等,一座宽敞明亮、绿树成荫的校园将展示在人们面前,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表现。
徐浩宇
誓词
誓词:择善而从,见贤思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攀登书山,锲而不舍。温故知新,格吾志之。力学笃行,自我。昂扬自信,乐观自强。今天我以三中为荣,明天三中以我为傲。宣誓完毕
武夷山市第三中学位于,武夷山市第三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